有享优惠网

当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走进酒吧,哲学邀你一起来看生活的笑话

商城:All Data 2018-03-09
2017年12月的时候我短暂地回了北京一周

匆忙离开,在回程的飞机上,看完了一本儿临回国前特意为长途机新买的书——书名挺有意思,叫做《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走进酒吧:通过笑话理解哲学》(Plato and a Platypus Walk Into a Bar: Understanding Philosophy Through Jokes)

本书作者是两位美国学者,名为Daniel Klein和Thomas Cathcart;全书以Dimitri和Tasso两个角色对话的形式,通过一连串的哲学笑话,引出西方哲学中许多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和主张

这之中,既有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也有别出心裁的小品——阅读全书大致需要五至六个小时,对词汇量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但如果对一些著名哲学家和他们的观点有一定的了解,阅读体验会更为顺畅愉悦

书里讨论了不少内容:诸如形而上学、理性、逻辑、认识论和实践论等,再如频繁出现的一个词组叫做ding an sich

这篇笔记就凭借我粗浅的理解,就书中提到的两个概念简要聊上几句,以便大家感受下有没有细致阅读的兴趣

1
先来后到还是因果必然沿用原文的举例来说,生活中可能会听到某个母亲自豪地讲述道:“我的孩子很聪明,因为我怀孕的时候一直听莫扎特作为胎教”——这样的逻辑被认为是典型的先后与因果错乱的谬误

The '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 Fallacy ('after this, therefore because of this')把先后顺序误认为是因果联系的谬论我很喜欢在哲学和心理学类的书籍里读到这样的概念——生活中经常遇到,乍听之下觉得道理显而易见无需多言;但结合实例仔细一想,却会发现现实当中难免有稍不留意就掉入陷阱的尴尬

在之前介绍的卡内曼著作《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又有译为《快思慢想》)中,曾经提到过,人们总是下意识地要试图给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就很容易导致我们在日常作出判断推理时,倾向于给搜寻一些因果联系

比如,如果今天起床,发现脸上长出一颗痘,就会立刻回想:昨天是不是睡得太晚?晚饭是不是吃得太辣?睡前换了新的面霜,里边是不是有致痘成分?当然,这三点都很有可能是发痘的诱因,所以这样回想一下也不无道理

但夸张地讲,如果只是因为一件事发生在“脸上长痘”之前,就被纳入“导致长痘”的原因范围内,就会陷入上文所说的谬误陷阱

比方说,这个时候如果想到的逻辑是:早上睡醒发现的第一件事是脸上长痘了 > 这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睡觉 > 睡前还没有长痘但是睡醒就长了 > 所以睡觉导致长痘——如此一来,就变成了引言中描述的把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误认为是因果联系的实例

我举的这个例子非常浅显又较为夸张;然而事实上,在日常生活里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类似的误判,导致浪费了不少资源,有时候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书里阐述这一观点时讲了一则略为阴损的笑话:一个犹太老头娶了一位年轻的妻子,二人感情和睦;然而,无论老年男子在卧室如何尽其所能,妻子都无法得到满足

二人无奈只好咨询拉比,得到的建议是:找一名年轻男子,在这对老夫少妻亲热时,站在旁边不断地挥舞一条毛巾

无果,年轻的妻子依然无法得到满足;于是他们又去找拉比

这一次得到的建议是:调换角色,由年轻男子上阵,老头在一旁挥毛巾

结果,妻子这次获得了非常美好的体验,感到非常满足

于是,老头得意地对年轻男子说:“看见没?毛巾就得这样挥才有用呢

”有的笑话,虽然下流无稽,却能警醒世人

只是不知道如果事事都经过这条谬论检验,在那些暴露出的真相面前,是不是人人都能欣然接受

甚至相反地,很多人可能会有意识地利用这种谬论,并以此引导别人做出符合自己期望的判断和决定

而更多时候,是双方都明知道一些事件之间只有先后而无关因果时,却也依然喜欢说起和听到那些接续发生的美事儿

我记得差不多十年前我家房子在卖的时候,听到那个正在考虑的买家表示,想买在这个地段是希望孩子能上五中,离家近些;然后我爸妈立刻表示,我们家当初买在这儿,也是因为我在念五中;而且搬进来一年我就考上了北大

买主听了之后都没再议价,立刻就签字了——当然,我爸妈说的也都是实话,买家也不会觉得这之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就是这一点有先后却没因果的吉利意头,都能促使人更快地做出买房这样的重大决定

而更多的时候,了解了这种谬论却还刻意为之的,其实不是矫情,而是配合心境和情感的表达需求,特别是在文艺作品中

小时候看《读者》,我抄下了一首卞之琳的小诗《雨同我》在自己的剪报本上,大概是这样写的:“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鸟安于巢吗? 人安于客枕?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想来,要是人人都本着哲学的思维去梳理分辨那些纠缠的情绪,可能也会少了很多诗句中的意境

2
康德心中的自在之物自在之物(或称“物自体”)这个概念,由著名哲学家康德提出,德语原文写作Ding an sich,英文在本书中翻译为thing-in-itself

'The idea here is that an object is more than simply the sum of its sense data (i
e
, what it looks, sounds, tastes, smells, and feels like), and that there is some thing-in-itself behind all this sense data that is separate from the data
'“这里的意思就是说一个物体不止于它呈现出的感官数据的总和(所谓感官数据,包含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感觉所能体验到的各类特质等);而在所有这些直观的感官信息背后,物自体是独立存在的

”如果你觉得这个概念又绕又虚,那就对了,因为基本上大家都是同感

为此,书里献上短笑话一则:秘书:大夫,候诊室里有个隐形病人

医生:告诉他我看不了他

康德认为,我们对于“自在之物”一无所知('Kant concluded that we know nothing about things as they are in themselves');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对反映事物实质的特征做出有用的观察和准确的描述,也就无从对事物进行辨析

看到这里时,我想起的却是一位比康德早生了两百多年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

他在修读实践朱熹“格物致知”的过程中,曾经执着地“格”了七天七夜竹子,不仅一无所获还因此病倒——这样就是后来被称为“守仁格竹”的典故(王阳明名为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别号)

此后,他开始对于“格物”的概念产生质疑,并不断地引申出新的理解和诠释

之所以会产生康德与王阳明之间的联想,是因为我觉得王阳明“格竹未果”的经历,恰如康德认为“无法通过观察事物的表象来真正参透其内涵”的观点

虽然不少后世哲学家都频繁指出康德“自在之物”理念中矛盾重重,但也依然作为区分物自体和表面现象的先驱而备受赞誉,并对后来西方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影响深远

本书的作者还提到,不少哲学家都对于这个概念存疑或多有不同意见,也有人把它归为与“独角兽”和“圣诞老人”同类——我感觉大致是想借此说它既美好又虚无吧

后记这本儿书看着挺轻松的

个人的阅读体验是差不多五六个钟头能看完(看到最后发现作者也是说“我们今天聊了什么什么”,所以他们自己也觉得这本书是一天看完的体量)

另外一个感受就是虽说这本书没什么门槛,可读性也挺高的;但我觉得如果能对这里边提到的那些哲学家和他们的主张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会更容易理解书中的笑点

所以,在此书之前(或者之后),推荐大家进行链接阅读:读书 | 最焦虑困惑悲伤难过的时候,让哲学女神来解救你

读书读书打卡哲学英文原版书黑思儿的书单书单philosophy